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持续推动青少年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事业发展,8月19日上午,2023年宋庆龄少年儿童未来科学日暨第十八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颁奖活动在安徽合肥举办。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安徽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主会场设在安徽创新馆。
主会场安徽创新馆。“学习强国”记者 王亚南 摄
在活动启动仪式致辞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井顿泉指出,宋庆龄少年儿童未来科学日和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是践行宋庆龄“缔造未来”理念,为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打造的重要品牌项目。活动现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共同发出倡议:全国科普场馆于“宋庆龄少年儿童未来科学日”当天面向全国青少年开展公益性科普活动,让更多的青少年走进科普场馆,近距离了解科技进步、感受科学魅力,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想、树立创新志向,为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贡献力量。
大会同时发布未来科学日系列活动,为少年儿童提供丰富的科普资源。在安徽和北京等地组织开展了《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面向全国科普场馆公益授权播出、“未来科学节”主题科普、人工智能展示体验、科普开放日、青少年科学小会、“少年科学院—红领巾讲堂”、院士科普讲座等配套活动,带领青少年走进深空探测实验室,进一步丰富了未来科学日的形式和内容。
发布科普课程《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学习强国”记者 王亚南 摄
据介绍,“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举办18届以来,社会影响力日益扩大,作品含金量不断提升,参赛作品数量和参赛人数逐年递增,累计参与中小学生超过100万人次。本届发明奖共有来自港澳台和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马来西亚的3万余名青少年积极参赛,3.2万余件作品参评,创历届新高。经评审,入围作品共计549件,其中发明作品325件、人工智能(编程)作品137件、创意作品42件、科技绘画作品45件。
为参赛学生颁奖。“学习强国”记者 王亚南 摄
颁奖活动结束后,记者参观了第十八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优秀作品作品展。作品中有浙江职校学生的空气质量检测巡逻无人机,通过飞行到不同的高度和区域检测空气质量,对工厂区域空气质量检测大有助益;有北京钱学森中学的“课堂画像”系统,通过收集学生的课堂行为形成量化数据,综合成“纪律性、活跃性、自主性、兴趣性”指标,使用图表工具进行形象直观的展示,可帮助教师评估课堂效果;有绘画作品《宇宙中的家园》《星际穿越》《外太空资源开采基地》等,意在探秘和开发神秘而广阔的外太空;还有香港凤溪第一中学学生的作品沙滩清洁AI车,可通过人工智能编程并进行多场景环境识别训练,对沙滩垃圾进行识别并分类收集……
沙滩清洁AI车。“学习强国”记者 王亚南 摄
空气质量检测巡逻无人机。“学习强国”记者 王亚南 摄
绘画作品《星际穿越》《外太空资源开采基地》。“学习强国”记者 王亚南 摄
8月19日下午,部分参赛学生来到深空探测实验室,了解中国深空探测进展及未来深空物质资源开发利用。
参赛学生在深空探测实验室参观学习。“学习强国”记者 王亚南 摄
8月20日下午,由清华大学、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腾讯公司共同举办的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举行。本届小会是2023全国科普日科普专项行动、宋庆龄少年儿童未来科学日系列活动,主题为“用AI改编世界”,为广大青少年量身定制“AI探索一日之旅”,并启动“AI编程第一课”公益项目内测。
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在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举行。“学习强国”记者 曲金娜 摄
据悉,2022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发起“宋庆龄少年儿童未来科学日”活动,定于每年8月的第三个周末面向青少年开展科普活动。
在“双减”背景下,科学教育如何做加法是全社会思考的问题。“宋庆龄少年儿童未来科学日”活动,不仅丰富孩子们的暑期生活,也在引导广大少年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习强国”记者王亚南 徐攀)
机构动态 | 更多>> |
专 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