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集锦>第八届理事大会>特别报道面孔
红色之旅青年群像之刘紫怡
发布时间:2021-12-22 11:12

  编者按:今年7月,“传承红色基因追寻伟人足迹”高校青年学生红色之旅学习交流团赴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开展了为期6天的红色学习教育活动。学习交流团团员由来自北京、大连、武汉、西安、成都等地高校师生代表组成。参与高校都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海油大学生助学基金的合作高校,而参与活动的青年学生代表,大多也是助学基金的获得者。

  在这次红色之旅中,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年热爱党和祖国、朝气蓬勃的群像。

  武汉大学刘紫怡:一张旧报纸,一间旧房子,上面布满了岁月的痕迹。翻开历史的年鉴一查,一股涌动着的红色火焰将它们照得明亮通红。手泽如新,往事如诉,我的心被这些红岩村的文物深深吸引着。

  听讲解员讲述红岩村光辉历史

  上个世纪30年代,这里是饶国模女士经营的“刘家花园”。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设于红岩村。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秦邦宪、吴玉章、王若飞、邓颖超等革命先辈曾在此生活、工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行走在红岩村,一张凹凸不平的桌子,一个暗藏在木门后面的秘密通道,一间简易拥挤的厨房,都是充满着故事的革命文物。瞻仰革命文物,所见是历史,感受到的是艰难岁月里革命者的奋斗、拼搏、乐观,还有牺牲与奉献。通过这些文物,让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与百年前的先辈们联系起来。

  一张木桌,一个书架,都记载着革命先辈的故事

  今年恰逢中海油奖助学金项目在中国宋庆龄基金会设立的第18个年头,它迎来了自己的“成年礼”。作为一位参与“红色之旅”的受助学生,此次活动对于我也是一场成长之旅。祝福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海油奖助学金项目越来越好。我也会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努力奋斗,接过历史的交接棒,在新时代中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