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集锦>第四届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图片新闻
第四届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开营
发布时间:2013-07-28 14:22

  由我会举办的第四届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于7月25日下午在北京隆重开营。来自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中国、吉布提、埃及、法国、匈牙利、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尼泊尔、新西兰、挪威、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泰国、乌克兰、美国、赞比亚、津巴布韦等五大洲22个国家的400多名少年儿童参加了本届交流营。我会常务副主席齐鸣秋宣布开营。我会副主席唐闻生、井顿泉,秘书长李宁,副秘书长乔健等出席开营式,巴基斯坦驻华大使马苏德·哈立德以及各参与国的驻华使节出席了开营仪式。

 

与会领导、嘉宾和各国领队合影

我会常务副主席齐鸣秋宣布开营

各国青少年代表在开营式现场

国家日活动中,营员们在各国展台前交换礼物

外国营员学用筷子

  第四届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以“来中国,交世界的朋友”为主题,旨在搭建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让各国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结交朋友,从而拥有广博胸怀,感知和理解多元文化,尊重和包容各民族文化差异,在他们心中播下友谊的种子,使之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新生力量。同时,积极传播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传达中国人民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为期一周的第四届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将分为在北京的封闭营以及京外的开放营两段。在京期间,将开展相识相知、国家日和嘉年华等活动。各国营员将打破国别进行分组,通过设计绘制队旗队徽以及开展小型运动项目相识相知,培养团队意识;开营式当天的欢乐嘉年华活动洋溢着中国特色,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展示、剪纸、玩偶扮相以及有中国特色的竞技活动吸引着许多国家的孩子;国家日活动则犹如一个小小的“联合国”,各国青少年自己搭建的具有本国特色的文化展台成为文化交流的大平台,与会领导和嘉宾不时在展台前驻足,接受各国青少年送上的小礼物,不同国家的营员也纷纷交换自己带来的礼物和小工艺品,充分感受着多元文化的魅力。7月26日,全体团员开展了“登长城、寄心愿”活动,在中国的长城,表达对世界和平的祈愿,并投递出写有自己对家人和朋友美好祝福的明信片。在京期间,营员们还和朝阳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的孩子们互相交流,游览故宫博物院、参观首都博物馆、观看杂技表演等,充分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7月28日,所有营员将分三条线路,开展“北京-内蒙古”的自然之旅、“北京-西安”的历史之旅、“北京-芜湖-上海”的发展之旅。在内蒙古,营员们将走进草原亲近大自然,开展草原趣味运动会,欣赏蒙古族歌舞表演,感受中国多民族文化的魅力;在西安,营员们将参观秦始皇陵和兵马俑博物馆,观看仿唐歌舞剧,品尝西安小吃,感受古都魅力,品味历史韵味,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在安徽和上海,营员们将游览方特梦幻王国,访问芜湖少年宫,登东方明珠塔俯瞰上海全景,乘船夜游黄浦江,参观豫园,城隍庙购物等,以感受中国现代化发展,了解中国和平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供稿  办公室)

  相关链接:

  国际在线:第四届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专题

  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第四届宋庆龄国际青少年交流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