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正磊
很早之前,我读到了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简单的文字透露出的丝丝悲凉与无奈,让我感慨不已。在诗中,我看到的是一个老人,更像是一尊雕塑,站在一个海浪敲击的礁石上,孤寂的凝望着海的那一边,好像对岸有着他的寄托。老人的皱纹诉说着历史,眼神的凝重表达内心的深沉。我不禁猜想,是什么经历让一位老人面对海峡思绪万千,却深埋不显?这是一种怎样的遥望与无奈?
历史总是这样机缘巧合,没有想到,在大四即将毕业的学年里,我有幸参与了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组织的大陆高校师生参访团赴台交流。短短八天的台湾之行,让我读懂了那首诗,让我初尝了依依惜别的伤感。
2006年年底,我随团在香港转机飞往台湾。
飞机在云层上面飞行,天空格外的蓝,侧身俯视,蓝色的海峡让我心动不已。蓝天、白云、海洋在机舱的侧窗里形成一幅美景。看着这一切,我心中无限遐想,无比期待。想象着这片熟悉而有陌生的土地可能带给我的新奇,期待着与台湾同学的早日聚会。
尽管已经想象了很多,但在走下飞机的那一刻,我还是被台湾的美丽景色深深的吸引了。负责接待大陆学生团的是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基金会组织的岛内学生。当时正在就读台北教育大学语文与创作学系二年级的陈莉家担任了我所在小组的领队。在接下来的八天里,我们将与台湾朋友在一起度过。
在刚刚接触的时候,两岸的同学还有点拘谨。尽管都是中国人,但毕竟在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方面有些不同。我们担心语言的差异和关注东西的异同,会给我们带来的沟通的不便和交流的不畅。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年轻人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八天的共同生活,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沟通交流的机会。我们谈的东西非常广泛,热播的电视综艺节目、流行的歌曲和最新的游戏,以及流行的趋势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我们才发现,彼此之间原来如此相似。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关注让我们很快就融入为一体。仅有的一些小小的差异更成为引发热烈讨论的导火线。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观点带来的是讨论内容的丰富多彩和讨论方式的多种多样。我们分享着彼此的经历,天南海北无所不谈。每位同学都很兴奋,在歌声、笑声、掌声中,我们享受着同游的快乐。
在八天的交流时间里,我们与台湾朋友一起尽览了从日月潭到101大楼的无限美景。自然风光与现代文明的交织,让台湾充满了文化底蕴与青春活力。八天的相聚,让我们同这些真挚可爱的台湾朋友相识、相知并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幸福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就当我们必须挥手说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在这个美梦中惊醒。八天的时间转瞬即逝,也许是这场相聚让我们等待了太久,尽管已至临别之时,但我们仍感觉万语千言未曾出口。此时的心境无法用语言表达,八天的聚首就在眼前,然而瞬间,经历就要成为回忆,真实的场景即将成为记忆的图片,这种离别之苦,人何以堪?我们总想抓住这一瞬间,寻找片刻的永恒,但所有的想法都是一种奢望,所有的挽留都是一种徒劳,而我们仍将分离。
离别之时,我们总想对台湾的朋友道声珍重,但万语千言都搪塞在我们不禁抽泣的嘴边。我们甚至不敢抬头,因为生怕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而夺眶而出。但当我们自认为忍住情感抬头的那一瞬间,看到送别的台湾朋友,泪水瞬间模糊了我们的眼睛。在闪动的泪光中,我们就此告别,互道珍重,期盼早日重逢!
回到大陆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脑海中的记忆如电影胶片般的闪过。情绪还停留在宝岛难忘的八天时光中,难以自拔。我总想找一个诉说的对象来倾诉我此时此刻的感受,却找不到这样的知音;我想找一个睹物思人的物件,却发现,所有的记忆就在闭上眼的一瞬间一并出现。
突然想到在台湾分别前夜,两岸朋友合唱的《这边那边》,于是我立刻翻身下床找碟来听。音乐总能给回忆一个空间,让释放的思绪慢慢徜徉。在丰富的感情面前,文字是多么的苍白和无力,但音乐却可以代言心情。这时候,我决定写一首歌,来纪念这段经历,来为我的这段感情寻找一份寄托。一首歌曲能让感情继续下去,更能让更多的感情联系起来。我通过MSN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台湾的陈莉家,并向她邀词。主修语文与创作学的才女陈莉家似乎也处于与我相似的情绪中,只用了2个小时就写就写完了歌词。语句间,那份浓浓的感情,让我感觉又回到了台湾,再次看到了台湾朋友的那一张张熟悉的笑脸。
机构动态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