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文/宋研 图/幼马)
1944年8月25日,宋庆龄为感谢马海德对国际和平医院所作的贡献而赠送他的照片。她在照片背面亲笔题字签名。
1944年8月25日,宋庆龄为感谢马海德对国际和平医院所作的贡献而赠送他的照片。她在照片背面亲笔题字签名。
1979年9月,宋庆龄设家宴为马海德祝寿。右为格兰尼奇,他们是三十年代结交的老朋友。
1934年冬,马海德第一次见到宋庆龄。此后,宋庆龄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大门,他们之间也开始了一段延续近半个世纪的友谊。对马海德来说,宋庆龄是“一位我所无限敬仰的、引导我走上革命道路的导师”。
马海德是新中国卫生事业的先驱。他与中国人民同甘共苦,将毕生奉献给了中国人民。宋庆龄对马海德不仅仅是启蒙的影响,他们之间绵延近半个世纪的也不只是友谊:他们都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和中国人民的幸福而奋斗终生。
世纪友谊缘起革命嘱托
马海德对宋庆龄为其所做的一切终身难忘:“宋庆龄同志一直利用各种活动在培养教育我,观察考验我。我非常感谢宋庆龄同志对我的帮助和教育,是她老人家把我送到陕北,使我从一个革命的同情者变为一名为人民解放事业奋斗的战士。”
马海德原名乔治海德姆,祖籍黎巴嫩,1910年9月26日出生于美国。家境贫寒的马海德,靠半工半读取得了日内瓦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为了考察中国正在流行的东方热带病,于1933年来到上海。从此,他开始接触路易艾黎、史沫特莱等同情中国革命的外国友人。
1934年11月,在史沫特莱家举行的庆祝苏联十月革命的聚会上,马海德被一位“美丽动人、风度不凡”的女士吸引,“她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在座的朋友畅谈”,她平易近人,和大家亲密无间。事后得知她正是孙逸仙夫人,马海德非常感动,因为“宋庆龄当时已是世界知名人士”,而马海德等“只是一些年轻的记者和医生”。
宋庆龄也很欣赏马海德,认为他是中国需要的正义的朋友。随后,她开始逐步考验、锻炼和培养这个年轻人。马海德积极配合宋庆龄开展地下工作,出色完成了传递书信、购买药品和护送人员等重要任务。
1936年6月,毛泽东、周恩来致信宋庆龄,请她挑选一名正直的外国记者和医生去苏区考察。宋庆龄第一时间推荐了马海德,记者人选则是后来著名的《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为了保护上海的朋友,马海德请斯诺在书中隐去了自己的名字)。临行前,宋庆龄特别嘱托马海德:“你到苏区要特别详细了解一下那里缺医少药的情况,我们好设法支援。”
马海德没有辜负宋庆龄的嘱托。从抗战开始,宋庆龄源源不断地为解放区输送人才和大量款项、药品、医疗器械、通讯设备、衣被食品等物资,卓有成效地支持抗日战争,而马海德一直与宋庆龄并肩作战。马海德为宋庆龄提供详细的调查报告和医疗物资需求,宋庆龄则据此争取更多的国际救援。两人虽然分工不同,但配合默契。在工作中共同面临的困难、秉承的宗旨和付出的努力,成为他们友谊的基石。建国后,宋庆龄国务活动繁忙,并始终积极致力于妇女儿童发展和福利事业,马海德则全身心地投身于医疗卫生工作,两人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而不懈奋斗。数十年来,他们始终保持亲密的联系,友谊深厚。
从1954年到1966年,马海德一直带医疗队到边远地区工作,其间经常向宋庆龄汇报工作和思想情况。文革时期,宋庆龄和马海德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更加关心彼此的情况,但只能互通信件,患难与共。
70年代以后,马海德一家搬家到北海,与宋庆龄比邻而居,两家交往更加频繁。晚年宋庆龄深受荨麻疹和关节炎等疾病困扰,而马海德也身患癌症,他们非常关心彼此的身体健康。马海德曾写信与她分享作为病人的经验:“我们全家祝你身体健康。你最好是避免过多的药物和过多的医生。”1978年以后,宋庆龄对马海德病情的关注成了她写信的重要内容。
1979年马海德七十岁生日时,宋庆龄在北京寓所特设宴会为他庆祝,她在给友人的信中风趣地说:“马海德今年七十岁了,因此要请他的朋友们吃饭。他现在年轻多了,因为大夫切掉了他的大肚了!要多吃也不能!”与马海德等亲密老友的交往,为宋庆龄晚年的生活增添了许多家庭般的温暖。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逝世,马海德与路易艾黎、爱泼斯坦等友人一起参加了守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