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未来讲堂·讲述优秀共产党员的故事
未来讲堂|王有德——与沙漠较劲的治沙人
发布时间:2021-08-20 08:55

他们从历史中走来,

我们在故事里相遇,

理想信念高于天,

红色精神光耀未来。

点击收听音频

  在浩瀚的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有一道南北长60多公里,东西宽约30公里的绿色屏障,静静守护着母亲河黄河和银川平原。这片绵延的绿洲,见证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记录了一位传奇人物几十年的坚持与梦想。

  他就是王有德,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

  王有德,1954年出生在宁夏灵武市马家滩镇一个回族家庭。曾经水草丰美的家乡是他儿时的乐园。可随着过度放牧,土地植被退化,风沙一天天逼近家园。十几年里,先后有20多个村子、3万多人被迫迁移……从那时开始,王有德心里就跟沙漠较上劲了,一定要把毛乌素沙漠侵吞的土地夺回来。

  1981年7月,27岁的王有德加入中国共产党时,那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成为他的神圣使命。1985年,王有德来到白芨滩防沙林场工作,看到肆虐的风沙侵吞村庄,群众被迫背井离乡,他发誓:“生命不息、治沙不止,绿化造林、造福于民。”

  1986年7月,王有德打响了上任后的第一场大型攻坚战。在北沙窝流动沙丘地带,他要开发500亩果园。而此时,多年来的粗放管理,使得白芨滩林场徘徊不前,职工一盘散沙,大家对场里没有信心,对北沙窝的开发也是将信将疑。摆在王有德面前的首要难题是怎样才能调动大伙的积极性。当时林场的经济条件不好,职工一年收入才几百元。王有德觉得只能用领导干部的实际行动来感召大伙,只有凭领导干部的意志来聚合工人们。

  白天,他和职工一起推沙平田砌渠道,挖坑施肥栽树苗,夜晚点着煤油灯安排第二天的工作。离家仅3公里的王有德和职工住在工地的帐篷里,最长一次竟有50多天没回家。他和职工一样,吃的是工地上刮进沙子的饭,早上一起来头发上、脸上、被子上都是一层细沙。凭着这样的干劲,改革当年,林场造林5093亩,创收17万元,实现了大逆转。

  治沙是一个长久而艰苦的工程。1999年入冬时节,灵武市将灵州大道及环城的9公里绿化任务交给了白芨滩林场。当时,有人提醒王有德,200万元的工程费不知要拖到猴年马月,林场资金不宽裕,还是想办法推掉算了。王有德马上批评说:“我们的职责就是种树,哪儿需要就往哪儿种,作为林业建设者,该奉献时必须奉献,多栽树不是啥吃亏的事。”

  栽种期间,晚上9点钟树苗才到。为了保证高成活率,必须当即栽上。王有德召集林场全体职工连夜赶植。第二天还要参加一个项目谈判的王有德一直干到凌晨4点。2001年5月,白芨滩林场以最低报价中标古王高速公路第一合同的绿化工程,并且使工程造价降为每平方米5元,仅为原造价的六分之一左右,仅这一项就为国家节约投资金额250万元左右。

  王有德说,“坚持科学治沙、综合治沙,才能实现治沙事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多年改革创新,他探索建立了“宽林带、多网格、多树种、高密度、乔灌混交”“林农牧副多业并举”等多种防沙治沙模式,实现了“沙漠绿、场子活、职工富”的目标,为国内外沙漠化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思考题

  同学们,王有德以身作责,带领团队成功治沙。想一想,在大家的学习中,如何做到“以身作则”,使身边的同学共同进步呢?

  欢迎同学们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发送到邮箱future@sclf.org,等待你们的心声。

讲述者:宋晓

  沈阳广播电视台原创基地导演,有声书项目监制。作品多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连续七次获中国广播剧专家奖金奖。全国广播剧最佳导演,中宣部优秀青年文艺骨干,辽宁公益戒毒大使。

 

  活动主创

  总策划:杭元祥 范卫平

  策划:王丽颖 王秋

  统筹:胡银芳 裴华

  撰稿:集体

  监制:郝卫群 钱宇 毛蓉蓉

  音频后期制作:天时 洪博 闫乔锋

  融媒体:白钢 洪博 雷杨 马鹏 宋扬 高磊 朱伟雄

  平面设计:郝毅

  微信制作:雨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