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事>理事关注
理事有话说(五十一)刘伟《做最好的自己 人人都是冠军》
发布时间:2023-02-10 14:42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 刘伟

  从我开始学打乒乓球,到进山东队、国家队,再到进入北京大学求学,我始终没有停止自己追求的脚步。作为职业运动员,我在国际赛场为国争光,作为人民教师,我在三尺讲台培育英才,作为教育者和体育人,我心系体教融合推动体育强国梦想。我始终坚信:做最好的自己,人人都是冠军。

  一、世界冠军的获得

  刚刚加入国家队时,我师从号称“乒坛魔术师”的时任国家女队主教练张燮林,当时只有十四岁的我,是队里年纪最小的,但训练强度却一点儿没有落下。我每天泡在体育馆里练球,全天候的规定训练外,我还要求自己主动加练,哪怕后半程胳膊已经酸疼到抬不起来,但还是强迫自己继续接球。

  苦练还不够,还要认真思考自己的长处与短处,进行巧练。正手攻击力量不足,就重点加强力量训练;反手爆发力有优势,就再进一步稳定并精进;身高不算特别高,就练习灵巧快速的步伐移动来增大场上控制范围。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在千锤百炼中,我的实力稳步提升。

  我的职业运动员生涯也并非一帆风顺。1986年,我在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中获得女单和混双两项冠军,然而却在第二年的访欧比赛中输给了外国选手。因为没有抓住机会,我只能在队内重新去排队等待一个未知的上场机会。运动员的职业生命有限,而要坐多久“冷板凳”却没人知道,这是对运动员定力和承受能力的极大考验。诱惑往往也在最困难的时候出现,有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教练到国乒“挖人”,也有国外教练用高薪向我抛出橄榄枝。但为了培养我和信任我的人,为了我的祖国,我选择了坚守。这一等,就是5年。

  1991年,我终于获得了第41届世乒赛的参赛资格,并在男女团相继失利的情况下,顶住压力,与王涛搭档获得了混双冠军,又在之后的两届世乒赛中蝉联,成为历史上唯一连续三届世乒赛捧起兹赫杜塞克杯的女运动员。1980年到1996年,16年的职业运动员生涯中,我共收获了7个世界冠军。

  二、从世界冠军到北大学子

  1998年,北大百年校庆的庆典铺天盖地出现在媒体的镜头中,我萌生了要到北大读书的念头。1999年9月8日,我来到北大报到,正式成为一名北大学子。三十岁的我与我眼里青春烂漫的孩子们一起初入燕园,又忐忑又期盼。

  一进入课堂,我的不安就迅速消解了,我喜欢在学校里上大课的感觉,同时也体会到从赛场上的“独赢”到学校里“多赢”的转变。我很享受这种学生的生活,穿着圆领衫、牛仔裤,骑着自行车去上课,这是我想要的生活。

  入学之前,我对大学生活的想象很大程度上来自电影《女大学生宿舍》。开学后,我住进了36楼一间六人宿舍,面对着五湖四海的室友们,尝试着她们习惯的生活节奏。虽然精力没有其他年纪小的室友旺盛,但我还是乐在其中。

  尽管非常享受学生的生活,但想要拿到北大的本科文凭,还是让我吃了不少苦头。首先是心理落差,我在乒乓球领域退役的时候属于站在顶峰,但是到了高校里就成了普通甚至是更差的学生,这让我感觉到自尊心的严重受挫。其次,是学业上的艰难,每到期末,我也会跟着同学们一起出去刷夜背题,第二天再和大家一起顶着熊猫眼上课。虽然也有过考试不理想痛哭的经历,但这让我开始重新思考进入校园的意义,也重新认识了自己。

  从1999年到北大法学院读本科开始,到心理系(现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硕士毕业,再到2015年教育学院管理学博士毕业,我一共用了16年。而在我的运动生涯中,拿到七次世界冠军,也是用了16年。在北大,我开始重新思考运动和学习的关系:我虽然拿了7次世界冠军,但在运动员生涯中,我还是没有把球打明白。通过北大的学习,我才把球想明白了。我体会到,如果体育训练和教育学习能够有机结合,通过竞技练习可以达到竞技水平的最佳状态,通过学习可以达到心理和思想的最佳状态,这两个最佳状态统一的时候,人对项目的理解会更加深刻,成绩也必定会更加理想,甚至于今后走向社会,转型也会更加成功。我开始勾画心中体育与教育融合的蓝图。

  三、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新机制

  我是传统体制下走出来的乒乓球运动员,我深知我们欠缺什么,毕业留校后,也想尝试着做些什么。北京大学一直具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培养人才方面也敢于创新。我有了一个勇敢的想法,那就是要探索体教融合新机制。

  我想做一个乒乓球俱乐部,但是这个俱乐部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与之前的不一样,这些队员必须要边读书边打球,实现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人才培养模式。这样学生们既能够有体育专业特长,又可以完善学业。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2003年10月,我着手组建了北大乒乓球俱乐部,建立起从小学、中学、大学到超级联赛机制,探索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俱乐部实施“动静结合”的训练机制,使同学们在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同时,每天下午四点半到六点半还进行两个小时的专业训练。我认为,体育、教育本为一体,都是提升人类精神和文明素养的途径,而体教结合不仅有利于发展学校体育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而且有利于提升优秀运动员的全面素质,以及日后的再学习、再就业。

  2007年,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和实践,并在老校长韩启德(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指导和帮助下,撰写的《改变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走体教结合之路的报告》被转呈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同志,她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出批示,按照至立同志的批示精神,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调研组并进行了深入调研,为“体教融合”作出了前瞻性的探索和贡献。此后,我相继研究发表了《探索体教结合之路,创新体育发展模式》等文章,承担了《“教体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的研究》等课题。我的博士研究方向也是体教融合的理论研究。带队北大乒乓球校队,则是我对体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从而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更好地结合起来。我注重挖掘运动员的运动潜力,用中国乒乓球队的先进理念、先进技术、超前意识来打造他们的特长。在此过程中,我常常有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幸福感,学生们所取得的优异成绩,让我感到十分自豪。他们不仅用拼搏铸就了辉煌,更重要的是拥有了伴随一生的体育精神。20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教融合迎来了春天,我也要为此付出新的努力。

  四、创设“冠军讲堂”课程,弘扬体育精神、冠军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2022年,我与北大体教部钱俊伟主任共同商议策划,并在体教部和校团委大力支持下,开设了公选课“冠军讲堂”——《体育文化与创新精神》,本课程旨在邀请体育文化等领域的领军人物,为广大师生分享“冠军”之路心得体会与心路历程,让爱国主义精神、体育精神、冠军精神等思政元素融入学校课堂,帮助学生汲取成长力量,引导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任子威、丁宁、杨凌、张宁等多位世界顶级运动员来到学生中间,分享他们的奋斗历程,受到莘莘学子的热烈欢迎。参与课程的师生们纷纷表示“这门课教会了我该如何面对未来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课程不仅为同学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冠军的机会,更激发和点燃了更多北大学子的体育情、创新胆、冠军梦”、“要成为冠军,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的品质自是不可缺少的;而真正的冠军不止在场上,在场下的冠军则须肩负起社会责任”。课程开设后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报道转载,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北京大学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曾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我认为,体育特别适合激发青少年对成功的渴望、直面失败的能力和对祖国的热爱,因此我尤其希望将“冠军讲堂”打造成为一个思想政治的教育平台,帮助青年人建设起一个强大的心理状态的同时,让他们去感悟体育精神、冠军精神背后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做最好的自己,人人都是冠军

  教学科研之余,我担任电视台的解说,引导观众更深层次的欣赏高水平比赛,也会带领学生积极投身公益,如疫情期间的抗疫活动、脱贫攻坚中的定点扶贫、红旗渠纪念馆参观等。

  我还经常到大中小学和社区开展公益讲座,几年前在某中学的开学第一讲,我去给孩子们去讲讲爱国主义情怀。我找到了我1995年在国家队发表过的一篇作文,《祖国在我心中》。我当时写下:“小小的我能代表中国出现在世界面前,这真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耀……每当我想起我的背后有全世界最多的国民在为我加油时,我便感到浑身都是力量。我将永远属于自己的祖国。”

  无论是哪个阶段,哪个层面,以对国家有益为目标,就是我的方向,回首过往,我觉得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做到了年少的誓言,“无论到天荒还是地老,无论在天南还是海北,我将永远属于自己的祖国”。我想与大家分享的是,无论你是谁,身处何方,从事什么事业,学最好的别人,做最好的自己,人人都可以成为冠军。

  感恩中国乒乓球队的经历,使我拥有了努力拼搏、追求卓越、不断超越的体育精神和冠军精神;感恩北京大学对我的培养,使我完成了从运动员到学生、从教练员到老师的人生转型。国手、国校、国球的独特经历赋予我特殊使命,也将激励我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为祖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培养更多、更好的优秀人才!

  (作者:刘伟 北京大学教授,乒乓球世界冠军 供稿:理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