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名誉理事黄会林
2020年,我们共同经历非常不容易、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之下,世界不易、中国不易、行业不易、每个人都不易。然而,在这不易之年,在疫情影响和撕裂之下,更体现了中国制度在面对公共危机时的一种优越性,也体现了从文明角度展开深刻思考的重要性。
一、疫情之下的不同文明主体,冲突还是对话?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传播直接暴露了现代国际体系脆弱的一面,加速并放大了国家之间原本存在的军事、经济、制度、价值观、舆论等全方位的竞争。疫情撕裂了很多我们原本以为牢固和共有的现代文明观念,对经济全球化形成了巨大的阻力,加剧了包括中美关系在内各种国际关系的分歧与冲突。疫情虽然加剧了世界发展的不确定性,文明冲突论的风险似乎也在暗流涌动,但全球性的灾难也给了我们重新审视现存文明及其秩序的一次反思机会,从而在文明观的层面思考后疫情时代,现代文明主体如何应对自身的国家治理挑战,并通过全球层面的讨论,奠定国际合作与交流最基本的联合文明准则的可能性。
当我们把“第三极文化”纳入到这样的大背景中去观察和思考时,依然能够从十年来的理论与实践中感受到一种基于人类共同情感、理智、愿望的合作力量,能够感受到不同文明主体之间通过交流对话、寻求合作共赢才是后疫情时代处理国家关系的最高准则。
2020年“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项目刚刚结束,因受到疫情影响,主要采用“远程看中国”和“在华外国青年看中国”两种模式,围绕着“农事·农家·农人”和“后疫情时代”两个主题展开。通过这两种形式,今年我们一共邀请了52个国家的125位外国青年完成了103部影片。其中远程看中国外国青年57人,在华外国青年68人,落地7省市参与了该项目。事实证明,不论是哪种形式,哪个主题,中外青年都可以很好地团结合作,完成任务,甚至产出精品。我们今年还完成了一部“看中国”十周年的大电影,以9个国家、9个不同语种的青年导演视角讲述中国之路,目前在做最后的编辑修改工作,其中有很多镜头真实地记录了疫情之下中国人民的生活样态和奋斗精神。这个影片对于疫情撕裂之下全球文明之间的理解与对话,应该说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看中国”项目的成功实施证明,来自不同国家、民族、文化背景的人们,可以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克服困难,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我们希望这样的事实能成为全世界的共识!
二、“第三极文化”十年来的理论与实践总结
“第三极文化”是我和老伴绍武在2009年“北京文艺论坛”上最先提出、2010年公开发表的关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理论构想。十年来,这一概念已由最初的构想开始落地生根,不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缓慢而有力地展开,“看中国”项目其实就是“第三极文化”理论在影视领域的一个具体实践。
十年来,我本人及门下弟子围绕着“第三极文化”理论不断探索。“第三极文化”理论在近十年的时间里不断地向纵深方向展开,比如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当代意义、新时代中国文化的世界角色、“第三极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文明格局中的中国文明主体性,以及围绕着我主持的2016年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生成”展开的一系列研究等等。同时,也有研究范围的横向扩展,根据该理论的基本精神在电影、艺术、动漫、美学等具体研究领域展开一系列延展性的思考。其中,“第三极电影文化”是“第三极文化”的一个面向,也是目前“第三极文化”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发展表现比较充分的一个领域。
强调知行合一,注重理论联系实践,是我本人影视教育及学术历程一个坚持始终的原则。早在2010年我们就提出了四步走的基本思路:其一是通过学术研究进一步明确“第三极文化”的内涵及其理论和现实意义;其二是通过原创性的艺术创作来生成充分体现“第三极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其三是充分运用各种手段打造文化符号、积极开展文化传播;其四是整合各种资源,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努力参与。十年来,我们一直在努力地落实当年提出的这些思路。
三、文明的主体性与多样性问题
在提出“第三极文化”之初,我们就坚定地认为“第三极文化”是植根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传统,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它以倡导文化多元化为前提,并特别强调以“和谐”为理念,践行创造。今天,在新冠疫情引发的全球性文明对话与反思的浪潮中,中国作为重要的一极文明主体,当代学人更需要处理好继承传统、对话世界、当代生成三个方面的关系。
我们提出的“第三极文化”有两层基本的含义,第一层是要在中国文化自身系统内部进一步梳理、总结、继承和发扬其最为突出、最具特色、最有代表性的内容。第二层含义是指在第一层的基础上,把中国文化放在世界文化的背景下加以观照,与其他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共同构成丰富多彩的人类文化图景。
我们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民族精神,如尊重和维护人的价值和“人为贵”的人文精神;标举“君子为上”的道德品格、精神气节;强调个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道义担当;崇尚“和合”的世界观、人生观、宇宙观等。“第三极文化”的目标是重塑文化自信,对传统文化的基本态度是一种辩证的“扬弃”与继承,对中外文化的交流关系则是在尊重多样性的基础上表达每个文明的主体性思想,追求的是“会通以求超胜”的境界。
应该说“第三极文化”十年来的理论和实践发展,很好地体现了我们在处理“继承传统、对话世界、当代生成”三方面关系的探索和尝试,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方式。成为了树立中国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典型案例。
当前世界疫情还在不断发展,尽管这个世界仍然处于各种不确定性之中,但不同国家、民族、文明之间采用冲突或对抗的方式,对整个人类或者单个国家来说都是没有出路的选项,新冠肺炎疫情确实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加剧了不同文明主体之间的沟通困难,但它确实也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反思人类文明和秩序的力量,一次人类文明主体之间互相反思纠错的机会。这些既是“第三极文化”正在关注的重要对象和问题,也是今后需要在理论和实践方面不断深化发展的新可能。
(作者:黄会林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导 供稿:理事处)
机构动态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