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理事>理事关注
和冯英老师一起“走进芭蕾,感悟艺术人生”
发布时间:2019-03-16 16:41

  3月15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未来讲堂”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名师公益讲堂”第二讲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未来剧院举行。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著名芭蕾表演艺术家、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冯英以《走进芭蕾 品味意境》为题,以“讲座加表演”的形式,为家长和孩子们开启芭蕾殿堂之门。讲堂吸引了500余名观众参与,冯英老师带来的芭蕾盛宴,引起了现场观众热烈反响。

  芭蕾大师、中国芭蕾舞的灵魂人物冯英,曾作为中芭剧团首席主演《天鹅湖》、《吉赛尔》、《堂·吉诃德》、《希尔薇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古典芭蕾剧目;《鱼美人》、《红色娘子军》、《林黛玉》等中国芭蕾剧目;以及《小夜曲》、《古典女子四人舞》、《天鹅之死》、《协奏曲》和《黄河》等剧节目;获得1985年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获女子独舞一等奖和1987年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获双人舞一等奖。

  2009年起担任中央芭蕾舞团团长、艺术总监,她致力于编创事业,并不断丰富剧团的保留剧目,重新编排制作了《过年》(中国版《胡桃夹子》)、中国版《春之祭》、《堂·吉诃德》和《吉赛尔》等脍炙人口的佳作,由她作为总导演和制作人,2015年9月剧团集体创作的大型原创芭蕾舞剧《鹤魂》、2017年9月剧团大型原创芭蕾舞剧《敦煌》在北京天桥剧场首演。

  作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冯英老师经常举办形式丰富的公益性演出及讲座,并带领中芭演员走进中小学、大学及社区,普及高雅艺术。在未来剧院的舞台上,冯英老师亲切地告诉现场的小观众们,自己最爱的称谓永远都是“冯老师”。冯老师的讲座,通俗易懂、风趣幽默,把在场观众的兴趣和热情瞬间点燃。

  讲述芭蕾背后的故事

  “芭蕾起源于意大利,繁荣于法国,鼎盛于俄罗斯…”从世界到中国,从古典到现代,芭蕾这门高雅艺术的神秘面纱在冯英团长深入浅出的讲述和一幕幕珍贵的影像资料以及中芭优秀芭蕾舞演员们的现场演绎中被层层揭开,向现场的小朋友们展示了芭蕾的美妙,和芭蕾舞演员背后付出的辛勤汗水……

  芭蕾演员是如何挑选的?他们需要经历怎样的训练?芭蕾舞鞋又是如何制作的?演出除了演员还需要怎样的配合?冯英老师将芭蕾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在场的大朋友小朋友都听得津津有味。

  近距离感受芭蕾之美

  为了让大家更直观地感受芭蕾之美,冯英老师带领中央芭蕾舞团演员和中央芭蕾舞团学校的专业芭蕾舞学生现场示范芭蕾基训。

  身着练功服和舞鞋的舞者们屈伸、踢腿、跳跃、旋转……将日常的训练展现在观众面前,并为大家讲解基本动作所代表的含义。一招一式中,观众既能体会到严谨刻苦的芭蕾日常学习,又能感受到追求极致的芭蕾精神。

  一段基本功展示,使观众们更进一步了解、认识芭蕾的基础动作和内在精神后,中央芭蕾舞团的演员和中央芭蕾舞团学校的专业芭蕾舞学生表演了精彩的芭蕾舞经典剧目片段。演员们优雅卓然的舞姿、美轮美奂的造型,让所有观众都陶醉在高雅的艺术氛围之中。

  和大师“共同表演”

  在时而激扬、时而行云流水般的音乐里,看着舞台上芭蕾演员优美的舞姿,小朋友们情不自禁地跟随着起舞。看到大家跃跃欲试,冯英老师热情地邀请小观众们上台学习。除了带领孩子们体验芭蕾基本功,中芭舞校的学员们精心挑选了属于孩子们的童话芭蕾舞剧《九色鹿》中的一段“雌鹿舞”,教给了现场的小学员们。

  孩子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活力,充分享受着芭蕾带来的快乐和自信。尽管不够专业,但是他们认真的劲头儿和天真可爱的表演让当晚的舞台充满了童趣,舞台上下欢声笑语,现场气氛热烈欢快!

  随后,冯英老师耐心解答了家长们关于芭蕾舞学习、艺术学习的问题,她鼓励孩子们多欣赏、多练习,用身体来表达心中的情感。

  讲座的尾声,冯英老师教现场所有的观众,用芭蕾舞的优美动作表达内心的声音“我喜欢跳舞”。相信这一刻,全场大小观众的心中,都已种下热爱芭蕾、热爱艺术的种子。

  背景介绍

  为落实习总书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要求,创造性地推动青少年美育工作,提高青少年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研究并组织开展实验性、示范性的活动,帮助家长当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推出了“未来讲堂”、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推出了“名师公益讲堂”,邀请艺术造诣在业界拥有较高影响度和美誉度的、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围绕优秀文化传承、艺术修养提升等内容进行互动交流,搭建知识交流共享的舞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培养有知识、有品德、有作为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供稿 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