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台港澳交流>品牌项目
美国中学生暑期在中国
发布时间:2006-08-29 04:06

    应我会邀请,美国夏威夷普纳荷中学生代表团一行22人,于2002年7月14日至8月13日,分别访问了北京、西安、桂林、上海。
    在北京三周,主要是以学习汉语为主。每天半天学习,半天参观。汉语学习安排在北京东城综合高中,专门组织了有经验的老师实施教学,学习内容有中国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书法、体育、歌曲等。我会还为他们安排了一对一年龄相仿的中国学生作伙伴,让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练习、一起参观,让美国学生周末住在中国伙伴家里,以增进两国青年学生的了解与友谊。在西安、桂林和上海主要是以参观、游览为主。两国学生在一起的时候,可以看出他们的共同特点:爱吃零食,都喜欢CD,崇尚偶像,追逐明星,穿着休闲,特别是男孩子,不管天多么热,他们总是喜欢捂着一双旅游鞋。但是,他们之间也有很多差异。比如,美国学生生病发烧、拉肚子,当时我们想让他们休息一下,别再参加集体活动了, 可他们都是摇头拒绝,登长城也好,游园也好,谁也不肯落后一步,更不接受特殊照顾。他们心里想的是,我不比别人差,我能行。美国老师对此也丝毫不担心,理由是:他相信学生有这个能力,他们能够处理好。相反,一起同游的个别中国学生时不时总在叫嚷,太累了,太热了,还提出先回车里休息等等。这也不能全怪他们,因为他们从小就受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父母的特别照料和最佳条件的安排,习惯于 “4、2、1综合症”(4指的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2为父母,1是小皇帝或者小公主)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惰性模式。再比如,美国学生在活动结束后,都会把场地收拾得干干净净,不管是谁丢的垃圾。他们不是刻意做好事,而是环保意识强的自觉表现。可我们大多数中国学生虽然不至于随地乱丢垃圾,但也只是把自己管好,把自己的矿泉水瓶,果皮、包装纸等废弃物扔到垃圾桶里或者指定的地方,其余的,可能就视而不见了。虽然这些美国孩子都是来自比较富有的家庭,但他们吃饭相当节俭,一点都不浪费。他们吃自助餐时,一次取量不大,总是吃完了再取;吃中国的传统餐,能看得出有些同学明显的不爱吃,但只要盛在自己盘子里,他们总会吃得干干净净。再看看我们有些学生的行为,这不能不让我们反省,我们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普纳荷是一所学费高昂的私立学校。美国孩子特别爱逛商店,而且爱逛那些能讨价还价的自由市场类的商店,但是,他们不是觉得逛商店好玩,而是把这样的活动视为了解中国,增强自己市场意识的机会,同时也视为练习汉语口语的好机会。
    美国老师的管理方法:应该说,我们对美国开放式教育是有所耳闻的。美国老师能不能管好这21 名活蹦乱跳的中学生,这是我们最初所担心的事儿。从表面上看,美国老师对学生非常放心,任他们自由活动。有时他看到我们对学生关注的样子,这位美国老师开玩笑地说:“数学运算还允许有百分之五的误差呢,所以我只要能把20名学生管好就可以了。”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位美国老师实际上是很细心的,对学生的一言一行都是很关注的,而且有一套科学的管理方法,颇有一点“民主集中”的味道。不论遇到什么事儿,他总是先让每位同学充分发表意见,而后,他再综合大家的意见,讲出个人的观点。同学们对老师能采纳他们的意见感到非常高兴,这样,管理起来自然就比较容易了。美国老师这种宽、严结合的管理方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