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台湾张老师基金会主办、《环球慈善》杂志社承办、首都公益慈善联合会协办的第六届两岸公益大讲堂在北京宋庆龄故居以视频连线方式举办。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社会治理创新与公益慈善的关系更为紧密,本届大讲堂以“后疫情时代的公益慈善社区化趋势”为主题,邀请来自两岸的7名专家学者、50名公益机构和嘉宾代表,通过网络在线出席此次“云讲堂”。两岸近1500人通过网络观看大讲堂。
台湾张老师基金会葛永光董事长通过视频致辞。他表示,公益大讲堂迈入第六届,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仍持续以在线形式邀请两岸公益界专家学者交流、分享,通过交流学习以提升疫后社区服务创新。后疫情时代的心理健康议题及社区服务议题仍是需要密切关注,张老师基金会将主动创新,为服务大众尽心尽力。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港澳台事务部部长陈爱民表示,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始终继承和发扬宋庆龄的伟大精神,秉承“两岸一家亲”的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两岸公益交流,促进两岸融合发展。希望朋友们通过大讲堂的学习与交流,助力社区公益组织更好地参与和服务社会,共同为促进两岸公益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大讲堂邀请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院长助理蓝煜昕、台北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教授张菁芬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分别以“后疫情时代的社区公益与基层治理”、“后疫情时代下以社区为基础的工作模式——挑战与契机”为题作主旨演讲;邀请民政部培训中心双师型培训师、民政部社工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卢磊、张老师基金会新庄少年中心主任陈秋瑷、北京思成社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王衍臻、新北市好巢社区儿少福利推展协会督导林诗洁分别就“迈向社区为本的公益慈善:核心背景与实践空间”、“少年社区工作之推动与挑战”、“汇聚慈善力量共建善美家园”、“疫情下的反思与翻转”等话题发表演讲。
嘉宾演讲后,两岸专家学者在交流讨论环节分享了两岸公益机构参与社区防疫工作所积累的丰富经验,为后疫情时代的公益慈善发展社区化趋势提供经验支持和理论支撑。双方通过问答的形式,就如何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社区青少年公益组织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情况时如何与其他公益组织配合等共同关心的话题作进一步深入交流。通过研讨交流,推动两岸公益机构在社区公益事业方面的理念和实践创新,助力公益组织提升能力,更好服务社区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北京奥组委志愿者培训专家魏娜在线上主持大讲堂。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港澳台事务部副部长李晓峰,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环球慈善》杂志社执行副主编马瑞聪等参加活动。
(供稿 港澳台事务部)
机构动态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