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未来讲堂·非凡十年
未来讲堂|浦东开发开放而立之年,沧桑巨变,凤凰涅槃
发布时间:2022-08-10 16:06

百年,坚忍无畏,改天换地;

十年,开拓创新,成就非凡;

问江山何以壮美如画卷?

民族梦想,伟大复兴,勇毅前行!

讲述:张伟 提问:陈奕陈

点击收听

  A

  1990年的5月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正式挂牌。一转眼,浦东开发开放已经有32年了。同学们,今天,我来带大家回顾一下已过而立之年的开放的浦东,是如何旧貌换新颜的。

  Q

  老师,我知道,上海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是我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上海市的一个地区,浦东也应该是一个繁荣富庶的地方吧?

  A

  哈哈,现在的浦东,高楼林立,活力四射,的确是一派繁荣景象。但你能想到吗?32年前,这里是上海的市郊、乡下。用数据说话吧,当时浦东的GDP是60个亿,占上海GDP总值的比例不到十二分之一。当时啊,浦东的陆家嘴是“烂泥渡”,张江是一片农田,上海世博园那个地方只是个脏乱差的“三不管”地带,临港则是芦苇荒滩……

  30多年时间,从“听取蛙声一片”的稻田,到高耸云天的“大厦森林”,令人惊艳的巨变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和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一座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新城区在浦江东岸崛起。浦东诞生了第一个金融贸易区、第一个保税区、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第一家外商独资贸易公司等一系列“全国第一”。核心竞争力大幅度增强,基本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承载了上海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功能。浦东,以占全国1/8000的土地,创造了全国1/80的GDP和1/15的外贸进出口总额。从浦东出发的自贸区,也早已从当年的“一枝独秀”成长为覆盖全国、由10余个自贸区组成的改革“雁阵”。

  Q

  老师,仅仅30多年,就发生了那么大的变化,真的是中国奇迹呀!

  A

  开发浦东是一场攻坚之役,30年前,浦东开发开放要解决什么问题?就是要把中国计划经济最大的堡垒攻下来、改过来,这是一场攻坚之役。

  2010年,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浦东调研时表示:“浦东发展的意义在于窗口作用、示范意义,在于敢闯敢试、先行先试,在于排头兵的作用。”无疑,浦东开发的作用正在于此。

  曾经有这样一个比喻:如果说我国的海岸线像一张弓,那么长江就是这张弓上的箭,而位于长江口的浦东则是这支箭的箭头,作为箭头的浦东一旦起飞,将带动整个沿海地区和长江流域的发展,对全国的改革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Q

  老师,“弓箭上的箭头”,这比喻太形象啦!我从地图上看,浦东所在的位置的确非常重要!

  A

  是的。30年来,浦东始终肩负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试验田”的重托,一次次勇当“第一个吃螃蟹者”,为全国深化改革提供了更多先行先试和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随后,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浦东的开发开放激活了“一江春水”。“排头兵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中的先行者”,这是党中央给予浦东的新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历程,走的是一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之路,是一条面向世界、扩大开放之路,是一条打破常规、创新突破之路。如今,三十而立的浦东再立潮头,以“敢跟全球顶级水平对话的志气,强烈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气,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朝气”,在新征程中“再出发”,一定能创造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一定能展现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气象!

 

讲述:张伟

  浙江传媒学院教授,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播音指导、演播艺术家,曾在省级媒体任职多年,有声创作包含播音主持、演播、影视配音等领域。现主要从事教学工作。

 

提问:陈奕陈(8岁)

 

 

非凡十年·我们的新时代 

主办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

新华网

承办 

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

主创人员 

总策划:杭元祥 范卫平

策划:陈爱民 王秋 孙巍

统筹:胡银芳 高建荣

撰稿:集体

监制:郝卫群 钱宇 毛蓉蓉 闫蕊

融媒体:白钢 洪博 雷杨 马鹏 宋扬

高磊 朱伟雄 张宝玉 权敬 吴雪婷

音频制作:闫乔锋

视频制作:龙又

平面设计:郝毅

微信制作:司雯

联动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广联合会

 

新华网

 

中国有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