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坚忍无畏,改天换地;
十年,开拓创新,成就非凡;
问江山何以壮美如画卷?
民族梦想,伟大复兴,勇毅前行!
讲述:李峻岭(岭上云) 提问:王梓尧
A
2021年5月22日,我们国家享誉海内外的农业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永远离开了我们。袁隆平的逝世引发全球媒体刷屏报道。
同学们,你们知道袁隆平爷爷为什么受到全世界人民的爱戴吗?
Q
老师,我爸爸说,袁隆平爷爷解决了全世界很多人的吃饭问题。我们都应该感谢他。
A
对啦!在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授予袁隆平“共和国勋章”时,颁奖词是这样写的: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杰出贡献。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截止到2017年,杂交水稻在中国已经推广90多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他到世界多个国家传授杂交水稻技术,帮助解决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
Q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老师,我们的稻米中也浸透了袁隆平爷爷和他的团队研究人员的汗水呀!
A
是的,袁隆平爷爷虽然已经去世了,但他率领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仍然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惊喜。在2021年10月,他的团队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又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2021年早晚双季稻亩产达到1603.9公斤!
Q
哇哦!相当于3200多斤啊!
A
是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我国稻谷单产比上年提高了0.98%,总产量达到2.1亿万吨,创历史新高。但亩产1600公斤对于袁隆平团队来说并不是终点。袁隆平在2020年就描绘了自己短期内的两个小目标:一个是争取早日实现杂交水稻双季亩产2000公斤,一个是希望将目前实施的“三一工程”升级为“两一工程”。
Q
老师,“三一工程”和“两一工程”是什么意思呀?
A
“三一工程”是袁隆平提出、于2018年启动的农业科技项目,全称是“‘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粮食高产绿色优质科技创新工程”。袁隆平希望能够将“三分地养活一个人”变成“两分地养活一个人”。袁隆平爷爷提出的“禾下乘凉梦”距离我们越来越近啦!
讲述:李峻岭
播音名岭上云,辽宁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持人、诗人、演播人。80年代末、90年代初较为活跃的大学生诗人。
提问:王梓尧(12岁)
非凡十年·我们的新时代
主办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
新华网
承办
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
主创人员
总策划:杭元祥 范卫平
策划:陈爱民 王秋 孙巍
统筹:胡银芳 高建荣
撰稿:集体
监制:郝卫群 钱宇 毛蓉蓉 闫蕊
融媒体:白钢 洪博 雷杨 马鹏 宋扬
高磊 朱伟雄 张宝玉 权敬 吴雪婷
音频制作:闫乔锋
视频制作:龙又
平面设计:郝毅
微信制作:司雯
联动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广联合会
新华网
中国有声阅读
机构动态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