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未来讲堂·非凡十年
未来讲堂|中国超级计算机破世界纪录蝉联“六连冠”
发布时间:2022-04-15 21:49

百年,坚忍无畏,改天换地;

十年,开拓创新,成就非凡;

问江山何以壮美如画卷?

民族梦想,伟大复兴,勇毅前行!

讲述:陈亮 提问:刘梓洋

 

点击收听

  A

  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是我们国家近年来取得的一项了不起的成就,那就是:中国研制的超级计算机打破世界纪录蝉联“六连冠”。这台被称作“天河二号”的超级计算机之所以连续六年排名世界第一,这都要感谢国防科技大学的科学家们为它打造了一个“最强大脑”——世界第一的“大容量”和“高速度”。截至目前,“天河二号”仍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Q

  同学:老师,世界第一“大容量”和“高速度”我想象不出来,您能给我举几个例子吗?

  A

  关于速度的话题,我们做个通俗的比喻,如果我们把普通计算机的速度比作人类步行速度的话,“天河二号”的速度就相当于火箭的速度。“天河二号”的存储总容量相当于存储每册10万字的图书600亿册,想想,以我们人类的大脑要把这么多书“吃进去”得花多少年呀!再比如,使用传统手段研发新车,一般要经过上百次的碰撞实验,而且要花费两年多才能完成,但是如果用“天河二号”来进行模拟,只需3到5次的碰撞实验,两个月就能完成了。在这样的运算速度下,很多复杂的科学问题都可以通过数字的模拟运算来进行解决,所以超级计算机也被生动地称为“国家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创新能力的加速器”,是咱们伟大的祖国科技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Q

  哇~这也太酷了吧!老师,在我们的身边出现过超级计算机的身影吗?

  A

  当然出现过。“天河二号”历时两年多研制完成,耗资上亿美元。如此巨额的投资,最终就是为了服务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除了助力探月工程、载人航天等这些举世瞩目的大项目之外,“天河二号”目前也逐渐应用于日常的民用领域,比如石油勘探、汽车和飞机的设计制造、基因测序等等。再比如在电影产业中,大家都很熟悉的电影《阿凡达》当中动漫的制作,当时耗时一年多才完成。如果用“天河二号”,一个月就可制作出与《阿凡达》效果相当的影片。

  可以说,中国的超级计算机之路已经开启了中国科技的“加速器”。1976年,中国的第一台超级计算机运算峰值达到每秒1.6亿次。2009年,“天河一号”千万亿次计算机使我们国家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研制成功千万亿次计算机的国家。如今在蝉联“六连冠”的“天河二号”的蓄力之下,国际超级计算能力已经达到每秒理论运算速度2600万亿次的级别。我们伟大的祖国第一次站在全球算力的顶端,像“天河二号”这样的超级计算用“国之重器”形容,再贴切不过了。

 

讲述:陈亮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教授。

提问:刘梓洋(8岁)

 

 

非凡十年·我们的新时代 

主办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

新华网

承办 

中广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

主创人员 

总策划:杭元祥 范卫平

策划:陈爱民 王秋 孙巍

统筹:胡银芳 高建荣

撰稿:集体

监制:郝卫群 钱宇 毛蓉蓉 闫蕊

融媒体:白钢 洪博 雷杨 马鹏 宋扬

高磊 朱伟雄 张宝玉 权敬 吴雪婷

音频制作:闫乔锋

视频制作:龙又

平面设计:郝毅

微信制作:司雯

联动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中广联合会

 

新华网

 

中国有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