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有声阅读委员会携手推出“未来讲堂”古诗词名家诵读系列活动,邀请百位名家诵读赏析百首经典古诗词,把最经典的古诗词与最优美的声音有机结合,让广大青少年感受古诗词的力量与芬芳,在吟诵鉴赏中志存高远、陶冶情操。让我们传承经典,引领未来!
今天,由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老师为大家诵读和赏析的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出塞》。
出 塞
作者|王昌龄(唐) 诵读|田连元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作品赏析
作品赏析撰稿人|冯倾城
作者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一说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年,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著称,世称“诗家夫子”“七绝圣手”。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当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使民间不堪重负,渴望和平,此诗反映了百姓对和平的共同愿望。
诗中第一句“秦时明月汉时关”,大写意地描画了一轮明月照耀着古老关塞的苍凉景象,暗示着战事自秦汉以来从未停歇。此处使用“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将“秦”“汉”“关”“月”四个意象,以蒙太奇方式交错组装,展现了亘古不变的历史感和宏大苍茫的空间感,同时营造了雄浑凛冽的气象。
第二句“万里长征人未还”,写战争不断,使无数远征的将士和戍守边关的军人都战死沙场,一去不回。此句描述远征之苦,反映诗人对战争带来的灾难感到悲恸和愤慨,也寄寓了诗人期待和平,盼候征途上的战友能平安归来的心愿。
后两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直扣主旨,诗人感叹地说,如有汉代名将李广或卫青等“龙城飞将”镇守边关,必定威震四方,敌国的军马也无法越过阴山这个北方的屏障!此处表达了自古以来老百姓祈求安居乐业的共同愿望,也流露出对朝廷一味好战喜功、不用良将来守护和平感到无奈。
全诗气象宏大,气韵铿锵,格调高古,境界深远,表现出浓浓的爱国激情,发人深思。故亦被誉为唐人绝句之首。
诵读人介绍
田连元,评书表演艺术家,从艺65周年。1991年获国家文化部、人事部首届“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曾获中国曲协第七届牡丹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获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授予“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称号,2019年获苐十五届中华文艺盛典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同年获得“70年70人?杰出演播艺术家”荣誉称号。
机构动态 | 更多>> |